5月13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以“遇见科学,预见未来”为主题,设计了科普报告、科普集市、科学图片展等多种形式,集中向公众展示了中科院广州分院系统研究所相关科普知识,吸引了来自清远市连南涡水镇中心学校、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越秀区黄花小学的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公众1000余人参与。
在科普集市上,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布置以“认识地球石头”为主题的地质标本展和“科学之美”科普知识图片展。活动展出了生物演化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常见铁、铅、锰、铜等矿石、油气烃源岩与油页岩以及水晶、玛瑙、宝玉石原矿石等50余种地质样品。同时,聚焦“双碳”国家重大战略和嫦娥五号样品的最新科研成果,展示ipcc碳中和、全球碳排放、温室效应、健康风险、碳十四等碳中和专题系列科普知识以及嫦娥的橄榄石“奶酪”、嫦娥的微晶“圣诞树”、月尘中的纳米铁球“野草莓”、月球矿物表面的“天梯”断口等月壤样品科研图片, 向公众展示了平时只有科学家才看得到的科学之美,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科普集市现场
标本展位络绎不绝
科学图片展引人关注
科普报告现场,中科院广州地化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王国翔作题为“舌尖上的石油”科普报告。科普报告以“石油是什么?石油只有黑色的吗?为什么说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一系列问题为开篇,激发同学们的思考。报告详细介绍了石油的组成、形成过程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等科普知识。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讲座让公众了解石油,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节约和保护石油资源做贡献,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让“低碳拉动蓝天!”。
科普报告现场
广州地化所始终重视科普工作,重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和传播。以公众科学日为契机,研究所将进一步挖掘最新的科普资源,将研究所科研领域、创新成果、科学家精神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传播给公众,同时,传播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等优势学科的科学思想,加深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助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