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2018海交会广州开幕 中科院组织38家机构参展
科技日报广州12月21日电(记者龙跃梅 通讯员周琨 马学涛)12月21日上午,以“智汇、创新、共赢”为主题的2018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海交会”)在广州举行。
本届大会由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深圳等29个城市(机构)联合协办。
中科院共发布380个招聘岗位信息
作为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自第5届即2002年开始就作为主办单位参会,组织了近100余所院属研究单位到会参展,共展示500多项优秀高科技成果,每年平均发布200多个人才需求岗位,涉及化学、物理学、电子、光学、生物科学、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机械学、天文学、材料科学、深海科学工程、信息科学工程等十几个学科领域近百个专业方向,包括了国家级各层次的科研与技术人才类型。
为配合海交会的展出效果,同时还聘请国内外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先后组织了“光电子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前沿科技论坛”等。通过科技热点高端论坛活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为优秀人才的引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展会上,中科院组织了38家院属单位参展,共发布380个招聘岗位信息,涉及海洋、物理、生物、化学 、农业、地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各层级科研与技术人才。
一批优秀科学家毅然回国工作
通过海交会平台,20年来一批优秀科学家毅然回国工作。在中科院工作的杨小渝、李懿就是其中的优秀留学人员代表。
杨小渝,2011年参加海交会,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博士后研究,现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材料基因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从事材料基因组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研究。回国后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首个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和数据管理平台matcloud。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著有三部英文学术著作。
李懿,2005年参加海交会(当时为留交会),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感染与免疫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研发免疫治疗及其相关机理研究,他带领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的第三代tcr-t细胞免疫治疗肿瘤药物开发平台,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含pct13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余篇。
重点介绍“率先行动”计划改革进展等
本届海交会上,中科院特装展示重点介绍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改革进展;“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产出的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大战略性技术与产品和重大示范转化工程;同时介绍中科院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情况等。
海交会前身是始创于1998年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至今已举办了19届。本届海交会以“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为宗旨,在保持原有活动规模的基础上,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